一、總則
TGPZ系列盆式支座分為客運專線鐵路常用跨度簡支梁盆式橡膠支座部分和鐵路常用跨度連續梁盆式橡膠支座部分。常用跨度簡支梁部分相關安裝接口及技術要求符合“通橋(2007)8360”的要求。(其中用于0.1g<Ag≤0.15g地區的支座和墩、梁的安裝接口與《客運專線鐵路常用跨度簡支梁盆式橡膠支座安裝圖》(通橋(2007)8360)中0.1g<Ag≤0.2g地區支座相同。0.2g<Ag≤0.3g地區“通橋(2007)8360”中未規定。)
客運專線鐵路常用跨度簡支梁盆式橡膠支座分為TGPZ-T和TGPZ-P兩種類型,鐵路常用跨度連續梁盆式支座分為TGPZ-LT和TGPZ-LP兩種類型:
1.TGPZ-T(LT)是自帶油腔、調高時自頂升的調高支座,借助于油泵的油表可進行測力(需進行測力標定),適用于軟土地區、無碴軌道等對支點不均勻沉降要求嚴格的橋梁以及需要對支座反力進行調整的橋梁。
2.TGPZ-P(LP)是不帶油腔的盆式支座,支座螺栓預留了調高條件,借助于千斤頂頂梁后可調整支座高度,沉降區和非沉降區均可采用。
二、支座技術性能
1.豎向承載力分級
常用跨度簡支梁部分: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5500,6000和7000kN.
常用跨度連續梁部分:4000,5000,6000,7000,8000,10000,12500,15000,175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kN。
2.支座的設計轉角0.02rad。
3.設計水平力(主力)
固定支座各向、縱向活動支座橫橋向、橫向活動支座順橋向的設計水平力為支座豎向設計承載力的:
15%――設計地震動峰值加速度Ag≤0.1g地區;
20%――設計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1g<Ag≤0.15g地區;
30%――設計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15g<Ag≤0.2g地區;
40%――設計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2g<Ag≤0.3g地區。
多向活動支座各向、縱向活動支座順橋向及橫向活動支座橫橋向的設計水平力為支座豎向設計承載力的5%。
當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大于0.3g時可另行設計。
4.設計位移
多向活動(DX)支座和縱向活動(ZX)支座順橋向設計位移:
常用跨度簡支梁部分:支座豎向設計承載力3000kN以下為±50mm,其余為±60mm;
常用跨度連續梁部分:±50mm、±100mm、±150mm、±200mm、±250mm共5級;
多向活動(DX)支座和橫向活動(HX)支座橫橋向設計位移為±10mm。
5.本系列支座采用加墊鋼板的方式調高(可在上座板頂與梁底之間或下座板底與墊石之間加墊鋼墊板,優先選擇在上座板頂與梁底之間加墊鋼墊板)。支座安裝圖中所列各支座調高量均為上、下可調高量之和。
TGPZ-T(LT)系列支座設計調高量不小于50mm,單次設計頂升量為8mm;TGPZ-P(LP)系列支座預留調高量不小于50mm。當需要的調高量大于支座尺寸表中所列數值時,可另行設計。
6.支座設計摩擦系數:活動支座在有硅脂潤滑條件下的設計摩擦系數取值:
常溫型μ≤0.03,耐寒型μ≤0.05。
7.適用的溫度范圍
常溫型(采用氯丁橡膠或橡膠,硬度為IRHD60±5):-25℃~+60℃,用C表示;
耐寒型(采用三元乙丙橡膠或橡膠,硬度為IRHD50±5):-40℃~+60℃,用F表示。
8.支座使用線路坡度為0~20‰:
預制架設簡支梁采用改變上支座板頂面坡度的方式以適應梁體的坡度要求:
1)坡度為0‰≤i‰≤4‰時,不設坡度;
2)坡度為4‰<i‰≤12‰時,預設8‰坡度;
3)坡度為12‰<i‰≤20‰時,預設16‰坡度。
當線路坡度大于20‰時,支座上座板頂面不設坡度,采用梁底調整。
現澆簡支梁支座上座板頂面不設坡度,線路坡度采用梁底調整。
常用跨度連續梁支座TGPZ-LT(LP)用于坡道上時,采用梁底混凝土調整坡度,支座頂板不預設坡度。
9.采用本支座時,梁體混凝土等級不低于C50,支承墊石混凝土等級不低于C40。